禁军和叛军厮杀的时候,灵堂那边已经先打起来了,这一幕让群臣看傻了眼,原来不光是国舅,就连吴王也是个高手。 李恪自然是自幼习武的,而且弓马娴熟。 前不久他因为中邪,被拘在房里,无法与外界沟通,结果观音菩萨却派人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:皇后把持朝政,皇帝命不久矣,并希望由他来拨乱反正,继承帝位。 这话当然是骗他的。 但是李恪却相信了,无他,他清楚地知道倘若自己不能成为皇帝,到头来还不是任人拿捏,既然横竖是死,索性拼个鱼死网破。 受不了了,跟皇后爆了! 于是就有了闯宫这场戏码。 他的算盘打得好,因为兄妹本是一体,只要在群臣面前揭穿长孙无忌的阴谋,从而获得群臣的信任,就能控制住大局。 李镜高声道:“陛下灵前,休得放肆!都住手,孰是孰非,自有公断!” “你怎么不让他先住手。” 长孙无忌和李恪两人异口同声道 说话间,李恪又挥舞着匕首,往长孙无忌身上挥舞了记下,那模样恨不得当场手刃了杀父之敌。 李镜又对李恪说道:“吴王,你不如把遗诏交与老夫一观。” “休想,我绝不会把它交给任何人。”他大叫道,“奸贼长孙无忌矫诏,蒙蔽天下人,天下共诛之!”接连喊了数遍。 其实李恪原本的任务就是把水搅浑,牵制住群臣。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,直到外面传来长孙皇后幽幽的声音。 她站在人群中央,挺着胸脯,双手放于腰间,模样高傲,语气漠然。 “鼠雀之辈,东西跳梁,死于罔罟。” 群臣惊愕,身为皇后,她向来保持着劝谏丈夫、保护忠臣的贤后姿态,很少见到如此的犀利的言语和霸气。 …… 让时间后退。 长孙皇后见到了女儿和女婿之后,心神一松,疲惫就再也压制不住,不过,敏锐的她发现一个问题,女儿换了衣裙,走路的姿势还略有些别扭,别人看不出来,身为母亲,她自然不会看不出来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些微妙的变化……瞬间明白过来之后,她的脸色就有些冷淡了下来。 “哼,你二人方才去哪里了?” 闻言,玉真虽然有一瞬间的羞愧,但还是很快摆正了心态,装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 对于岳母的质问,安易直接无视,并说:“等以后有空再说,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,宫中一片大乱,娘你已经调动军队了吗?” 她微微点了点头,“这是自然。” 得知叛乱消息的第一时间,她就命令鱼朝恩去调动兵马了。 在大唐,皇帝使用的兵符并非是一剖为二的虎符,而是鱼符,之所以这样做,是出于避讳先祖名讳的目的。 安易轻舒了口气,那就好,不过火说回来,便宜大舅哥鱼朝恩以这种方式掌握了兵权,这也算是历史的巧合了吧。 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走吧,转移去安全的地方。” 安易当机立断,很快宫中就会成为敌我双方殊死搏杀的战场,这种时候还赖在这里不走,根本就是取死之道。 至于他所说的安全的地方,自然指的是上清观。 长孙皇后闻言挑了挑眉,轻轻昂起头,“走?本宫不用走,他们还不够资格让本宫退避。” 安易微微点头,“如果娘你还想继续留在这里,我和师姐自当全力相助。” …… 群臣一见长孙皇后过来了这边,立刻拥上前去,在离她数步之遥的地方停下,纷纷向她行礼,“参见皇后殿下。” 凭着她平日里积累起来的贤名和人望,大臣们不少人都把她当作了主心骨,期盼着她能主持大局。 其他的那些妃嫔都还在灵棚那边群聚而哭,根本就指望不上! “恳请皇后主持大局!” 长孙无忌也一边提防着李恪偷袭,一边出了大殿。 看了一眼亲生妹妹,一言不发,已经在思索如何把自家妹子从整件事里摘出去。 于他而言,自己和妹妹无论是谁手握大权,把持朝政都是一样。 安易也借机打量着李恪,觉得有些奇怪,一直上蹿下跳叫唤不停,跟吃了兴奋剂一样,是单纯发癫还是又被控制住了? 本身被鬼上过身的人,就是是因为阳气不够,很容易被再次缠上。 这是玉真凑到情郎身边,低声道:“安郎,我去那边看看妹妹,你护着母亲。” 安易轻轻点头,算是答应了。 玉真出了人群,向着一众妃嫔那边走去,进了内殿,听着一群莺莺燕燕的哭声,心生厌烦,忍不住娇喝道:“别哭了!一会儿你们都走,谁要不愿走,就留在这里殉葬!” 这句话正好戳中了她们内心最担忧的地方,一群女人迅速安静下来,忍住哭泣,面露惊恐。 “丽质,你过来,来阿姊这边。” 李丽质像受惊的小鹿一样身子抖了抖,小脸苍白,毫无血色,双目微红,抬起头看着姐姐,慢慢地移到她的身边。 “这里不能待了,我送你去安全的地方。” “阿姊,那你呢?” “我……”她略一停顿,“我要留在这里帮母亲。” 尽管长乐公主很想说,那我也不走,但也知道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,必须要听话才行。 “持盈,外面出了什么事?”有人忍不住问道。 玉真扭头看了她一眼,发现对方是自己“姑姑”,同时也是同门师姐的真定公主。 于是便毫不隐瞒地说道:“魏王逼宫,已经身败名裂;吴王同反,欲矫诏欲登帝位,此举如同自取灭亡;太子离奇失踪,生死不知;这里很快就会变成战场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师姐,你带她们回观里,锁紧大门,看好门户,乱军不敢攻进去的。” 一个妃嫔悲声问道:“那陛下的灵柩呢?总不能也一起搬过去吧。” 停灵的时候不能擅动,否则亡灵不安。 闻言,在场的妃嫔都悲痛起来,喊着对不起陛下,玉真也有些悲伤,别过小脸儿去。 连活人都快顾不上了,哪还有精力去照顾逝去的父亲呢? 她也只能往乐观了说,“放心吧,母亲她不会眼睁睁看着陛下的遗体受辱的,会派兵保护的。” 妃嫔还要再说,却被她出言喝止了,“还哭!既然不想走,那就别走了!被乱兵掳去,失了名节,难道就对算得起陛下了吗?” 众女瞬间噤声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 接下来,在玉真和玄音师姐的组织下,一众妃嫔、公主还有随行宫女纷纷起身,往上清观的方向逃难去了。